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在第十八届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发布时间:
2019-11-20
各位嘉宾、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这次颁奖典礼在我国的最高学府之一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在这里我代表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衷心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的各级领导和各位工作人员的鼎力支持,热烈欢迎各位嘉宾和各位同学们的光临。
本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共有一部著作、三篇论文获奖,在典礼开始之时,我们首先向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
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每两年举办一次颁奖典礼。每次我们都会选择在一些有特殊意义的地方举办。这些年,我们在前辈经济学家孙冶方和薛暮桥的家乡无锡、在设有国内唯一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文献馆的浙江财经大学、在孙冶方担任过第一任校长的上海财经大学等地举办过颁奖典礼。
最近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一系列活动中,无锡电视台的纪录片《无锡会议1979》,对1979年在无锡召开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作用问题的讨论会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孙冶方和薛暮桥都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们除了分别致开幕词和闭幕词之外,都做了重要的学术报告。
那次有380多人参加的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会议,被认为开创了改革开放理论探索的先河。纪录片回望了既是无锡同乡、又是薛氏同宗的孙冶方与薛暮桥,虽然学术观点不同、争论激烈,但情感深厚、彼此敬重的故事。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理论活跃的政治氛围,也鲜活地体现了老一辈经济学家敬畏规律、守护真理的学术态度和包容豁达的高尚人格。
因为主张经济工作要“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孙冶方在1964年就遭到迫害。薛暮桥也由于在1980年代表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提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并主张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而受到批评和责难。但是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不怕政治风险,老一辈经济学家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献计献策的学者风范和家国情怀,永远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这次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本届颁奖典礼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孙冶方和薛暮桥,以及我们孙冶方基金会与中国人民大学有着深厚的渊源。
七十年前中央就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1949年9月建国前夕,薛暮桥参与了由陆定一、谢觉哉、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钱俊瑞等10人组成中国人民大学筹备委员会,在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的基础上开始筹建中国人民大学。
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为提高教学与科研工作水平,加深理论联系实际,邀请孙冶方、薛暮桥等党和政府部门负责人给老师和学生授课。受邀的还有宋平、于光远、骆耕漠、杨波等著名经济学家。这里面有很多人是当年孙冶方基金会的发起人。
1962年,孙冶方同宋涛共同商定以《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若干理论问题》为题的演讲,并拟定了包括十个讲课题目的教学计划。孙冶方经常性地参与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学工作。
薛暮桥也多次到中国人民大学讲课。1959年,他在人民大学作了“统计理论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报告。薛暮桥指出,“统计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实际情况”,强调统计必须准确反映客观的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建立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调查统计方法。他还对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科的建设做过重要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我国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教育和科研的重镇,建校以来培养了大批国家栋梁,也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丰硕的学术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设立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共有82人次和1个课题组获奖,这包括毕业于人民大学的和曾在人民大学任职任教的经济学家。第一至第十八届获奖者总数是379人次和10个课题组,中国人民大学的获奖人次占21%。这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民大学自豪,也值得经济学界仰慕的靓丽记录。
从第十四届开始,我们突破了在国内权威出版物上遴选作品的惯例,开始关注在国际权威出版物上以中国经济为论述对象的优秀著作和论文,包括外文的和外籍人士写成的。这大大扩展了遴选的范围,扩大了基金会的国际影响。这样做有利于提倡和鼓励年轻学者更加注重遵守国际学术规范,积极参与国际学术讨论,有利于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的声音,也有利于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从整体上提升中国经济学界的学术水平。事实证明,这项突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我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项。在获奖者身上或多或少都能体现出以孙冶方、薛暮桥为代表的老一辈经济学家的学术精神和理论勇气。孙冶方基金会最初是由55位国家领导人和著名经济学家发起成立的。在这55位发起人中,有近一半是孙冶方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挚友和同仁。他们是以陈翰笙为首的中国农村经济学派的成员,而中国农村经济学派是我国本土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的奠基者。现在孙冶方基金会传承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也能像孙冶方、薛暮桥等老一辈经济学家一样,与我们一起共襄大业,为高质量地做好评奖工作,为繁荣中国的经济科学而共同努力。
预祝这次颁奖典礼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