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报刊投稿 |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活动  > 查看详情

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成立30周年纪念会
暨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15届颁奖大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 2013-12-16

admin



128日上午,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30周年纪念会暨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15届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荣誉理事长刘国光、张卓元以及理事吴敬琏、楼继伟、李伟、陈锡文、吴晓灵、谢平等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韩俊、李扬、李周、隆国强、郭克莎、钱颖一、高世楫、田国强等。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孙冶方基金会发起人李成瑞、发起人的后代、历届获奖者等,共计150余人。



首先,由孙冶方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向大会致辞。他在致辞中指出,30年来,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一路走来,见证了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和思想理论的极大解放。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吹响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角。35年的历程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兴衰存亡的关键之举。改革开放永无止境,经济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和学术研究也永无止境。  



 李剑阁说,建立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的初衷是传承和弘扬以孙冶方为代表的老一代经济学家敬畏规律、守护真理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关注中国经济社会的变革,促进经济理论的创新,推动经济科学的繁荣,奖掖献身学术研究的优秀中青年经济学家,表彰和鼓励对经济科学作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资助有需要的经济学科学生。



李剑阁认为,孙冶方最有时代价值的经济思想和改革主张,形成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孙冶方等思想前卫的老一代经济学家面对巨大政治压力,旗帜鲜明地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努力。孙冶方、薛暮桥等老一代经济学家的许多理论观点在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下具有批判性、反思性、开创性和前瞻性,从而在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随着时光的流淌和社会的变迁,老一代经济学家能够传世的也许并不是某些著作和观点,而是他们的学术精神和理论勇气。



李剑阁特别说明,从第十四届评奖工作开始,孙冶方奖突破了在国内权威出版物上遴选作品的惯例,开始关注在国际权威出版物上以中国经济为论述对象的著作和论文。这不仅大大扩展了遴选的范围,扩大了基金会的国际影响,而且有利于鼓励年轻学者更加注重遵守国际学术规范,积极参与国际学术讨论。这样做有利于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的声音,也有利于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中国经济学界的学术水平。



李剑阁还代表基金会宣布,为了更加关注金融这个国民经济最重要部门的理论研究,决定在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单列一项金融创新奖,评奖委员会由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和国家金融研究院共同负责组成,独立运作。奖励基金由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独家长期提供资助。明年开始评选,两年一次。



随后,孙冶方基金会的四位理事相继发表了讲话。



楼继伟理事首先祝贺孙冶方基金会成立30周年,在谈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时他说,《决定》明确了改革的诸多原则性问题,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与之相比,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李伟理事说,孙冶方基金会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中国各类经济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孙冶方基金会成立30周年表示祝贺,并向历届获奖者表示敬意。李伟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是历史性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在理论政策方面、操作方面都提出了要求和目标。他透露,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的智库建设,这句话在第一稿中并没有,后来国研中心党组提出来,经过讨论之后才写了进去。他说:“这是历史性、时代性的大事,中国智库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中央的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



刘国光荣誉理事长在讲话中强调,在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评奖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注重评选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论著。



吴敬琏理事在讲话中指出,孙冶方最可贵的、值得我们去继承的是他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说到底就是实事求是。作为一个经济学人,他认为《决定》里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他指出,经济学家需要秉承孙冶方的科学精神,勇于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他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为下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许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孙冶方基金会要继续鼓励中国经济学者秉承孙冶方等老一辈经济学家的科学精神,勇于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用专业成就来丰富思想市场,为将《决定》中的原则性共识变成具体的改革项目,继续努力。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评委李扬代表中国社科院向孙冶方基金会成立30周年表示祝贺。他说,在当今世界,坚持做一件事情是很不容易的。在各种风云变幻中沿着既定的方向,几十年坚持做一件事情更不容易,孙冶方基金会做到了。这离不开老一辈经济学家和全国经济学家的支持和呵护。李扬认为,中国经济学家要探讨13亿人口的国家经济转型和发展,需要处理许多复杂的问题。这是任何教科书中都没有的。中国的经济学家在做的事情应该给予记载和张扬。孙冶方基金会通过一届一届的评奖真实地记载了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学界团结奋进的一个见证。



之后,由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评奖委员会主任张卓元宣布第15届获奖名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主持人侯云春、韩俊、蒋省三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政策设计》和刘世锦等的《陷阱还是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和战略选择》2部著作获本届著作奖王国刚的《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宋铮、Kjetil Storesletten Fabrizio ZilibottiGrowing Like China楼继伟《中国需要继续深化改革的六项制度》以及许成钢The Fundamental Institutions of China’s Reforms and Development4篇论文获本届论文奖。



   
   
宣布完毕,张卓元、李剑阁、吴晓灵、陈锡文、黄达和李克平为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和奖状。



最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和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副教授宋铮代表获奖者发表了获奖感言。



韩俊首先感谢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把著作奖颁发给课题组。他说,我们的著作是讨论农民工城市化问题,这项研究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判断。他透露,课题组提出的“四个融入”观点,即农民工要融入企业,农民工的家庭要融入社区,农民工子女要融入学校,农民工整体要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这个观点即将写入城镇化发展规划,



宋铮教授在发言中说,能够拿到孙冶方奖感到非常激动,尤其是两位外籍合作者,他们更是激动。他介绍说,开始做这项研究是在七八年前,那时的中国对全球的影响力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两位外籍合作者,从他们的国籍来说与中国没有任何交集,但他们对此项研究非常支持、投入。他们表示这项研究是关系到十几亿人口的问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研究项目。


 
     大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首页 | 基金会简介 | 评奖活动 | 合作交流 | 孙冶方先生风范 | 著作库 | 公益活动 | 联系我们
任何阅读本网站资讯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网站资讯的人、机构、组织均应事先阅读本网站的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并视为无条件接受本网站的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8 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